说起咱们每天上下班、上下学坐地铁,大家可能都习惯了,低头刷刷手机,听听歌,或者干脆闭目养神,一晃就到站了。
可最近,要是在上海杨浦地区,特别是经常乘坐地铁10号线的朋友,您有没有发现点不一样的地方?
最近啊,这趟线路里头,悄悄上线了一列特别的列车,好多人坐上去,头一回都以为自己是不是上错了车,后来才反应过来,原来这是一列“法治专列”!
它可不是简单地贴几张宣传画,而是把大家平时觉得有点儿严肃、有点儿距离的法律知识,给它变了个身,成了那种大家边通勤边就能轻松学到的“萌新法律指南”。
这事儿一出来,不少人都觉得挺新鲜,挺实用的。
要说这事儿是怎么来的,咱们得先聊聊杨浦这个地方。
了解上海的朋友可能知道,杨浦区有个特点,就是高校特别多,大学生扎堆。
用个官方数字来说,这里有差不多18万左右的大学生,每年都有不少人从学校毕业,踏入社会。
这批年轻人呢,刚走出校门,无论是找工作、自己创业,还是租房子、日常消费,甚至遇到一些网络上的新花样,都可能遇到不少问题,其中有些就涉及到法律方面。
比如说,签合同的时候条款看不懂,找工作时碰到歧视,或者遇到各种各样的诈骗电话、信息等等。
这些问题,对于刚接触社会的“萌新”来说,往往经验不足,很容易就掉进“坑”里。
所以啊,为了能让这些年轻人少走弯路,少吃亏,咱们上海市的司法局、杨浦区的司法局,还有上海申通地铁公司就坐到一块儿商量了。
大家一合计,觉得既然10号线经过那么多大学,每天有那么多学生和年轻人在上面通勤,干脆就把普法宣传搬到地铁里头去!
这样一来,法律知识就不用大家专门跑到哪里去学,而是主动“走”到大家身边,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。
这可不是随便想出来的点子,而是经过仔细琢磨的,目的就是让大家在最放松、最不经意的时候,也能把实用的法律干货给学到手。
这种把法律知识送到老百姓眼皮子底下的做法,听着就让人觉得挺暖心,也挺有智慧的。
这列“法治专列”开起来以后,里面的设计可真是花了不少心思,可以说把“普法”这件事儿,玩出了新花样,让法律知识变得活泼起来,一点儿也不枯燥。
您一踏进这趟专列的车厢,可能首先就会注意到车门上印着四个卡通形象。
这可不是一般的卡通人物,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和身份,像是杨浦法院的“杨小知”、杨浦公安的“小冷警官”、杨浦交警的“倪嘉辉”,还有杨浦律师的“杨小律”。
这四位啊,都可以说是法律界的“守护神”。
他们不是光摆个造型,而是把大家平时最关心的一些法律问题,比如找工作时要注意什么、创业有什么风险、怎么防范网络诈骗、开车走路要注意哪些交通安全等等,都编成了朗朗上口的顺口溜,印在车门上,或者通过其他的形式展现出来。
您想想看,平时看到严肃的法律条文可能头就大了,但这种卡通形象加上几句好记的顺口溜,是不是就更容易让人记住,也更容易接受了呢?
这就像是把法律变成了您身边的朋友,随时提醒您要注意什么。
再往车厢里头走,您会发现车厢的墙壁上,可不是光秃秃的,而是贴满了各种普法漫画。
这些漫画可不是随便画画的,它们专门针对杨浦区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年轻人可能遇到的那些“坑”来设计的。
比如说,有的漫画讲的是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,有的讲的是买房子时怎么避免被骗,还有的会提醒您刚入职场社保要怎么交,怎么识别那些看着工资很高但其实是陷阱的网络招聘信息等等。
每一幅漫画都用生动的场景,把这些复杂的法律问题给它“演”出来,旁边还会配上相关的法律条文的解读。
这样一来,您一看漫画,就能明白大概是怎么回事,再看看旁边的文字,就能把法律知识给弄清楚。
这种“漫画故事墙”的方式,就是想让大家“一看就懂,一学就会”,把那些原本很复杂的法律概念,用最直白、最形象的方式给大家解释明白。
更让人觉得有意思的,是车厢里那些悬挂着的拉环把手。
这些拉环可不再是普通的把手了,它们摇身一变,成了您的“掌上法典”!
每个拉环的把手贴上,都印着一组问答式的法律小知识。
比如,您可能好奇,公司给我发的“Offer”(录用通知)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?
或者,公司要是突然发生重大变化,能不能随便就把我给辞退了?
还有,要是遇到就业歧视该怎么办?
或者自己搞创新、搞创业的时候,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?
平时生活中,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有哪些?
出门在外,交通安全方面有哪些容易忽视的地方?
这些问题啊,可能您平时想问,但又不知道去哪儿问,或者觉得查起来麻烦。
现在好了,您只需要在等车、乘车的碎片时间里,抬头看一看,伸手拉一拉,就能轻松地学到一个法律知识点。
好多人坐地铁的时候,都喜欢玩手机,现在这些拉环把手,就是要把您玩手机的碎片时间,变成学习法律知识的宝藏时间,真正做到了“好city”,让法律知识随时随地都能被“get”到。
这列“法治专列”上线以后,确实也收到了不少好评。
就拿一位姓张的乘客来说,他第一次上车的时候,看到车门上小冷警官的卡通形象,再一抬头,看到车厢里各种普法漫画,觉得特别惊喜,他说还以为自己走错了车厢呢。
张先生还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,他说自己以前也多次接到过诈骗电话,事后回想起来真是惊险得很。
所以他现在看到这列普法专列,就想提醒大家,面对陌生电话和信息,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,一定要记住“不听、不信、不转账”这几个字。
这说明,这种贴近生活的普法方式,确实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,让大家把法律知识真正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。
说到底,这趟独特的“法治专列”可不只是简单地做个普法宣传,它更像是上海市为了守护咱们青年群体,而进行的一场“双向奔赴”。
一方面是咱们的政府部门,特别是司法系统,主动地把法律服务送上门,送到大家日常出行的地铁里,送到最需要法律知识的年轻人身边。
另一方面,也是希望通过这种轻松有趣的方式,引导大家主动去了解法律、学习法律,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。
这背后,是咱们国家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上的用心和努力,把法律的条条框框,变成老百姓触手可及的保障。
据了解,这列“小白杨”法治宣讲团,是在今年4月份正式成立的,团队里都是杨浦区政法系统的优秀青年党员。
他们不仅仅是在地铁里做宣传,平时也经常走进园区、深入学校、融入社区,开展各种各样的法律宣讲活动,为咱们杨浦区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。
这趟地铁10号线的“法治Young专列”呢,会一直持续到今年的10月底。
所以,如果您最近乘坐10号线出行,不妨留意一下,说不定就能邂逅这份独特的“法”式浪漫,在通勤的路上,不知不觉就学到了新知识,为自己的生活多添一份保障。
这事儿,说起来真是挺有意义的。
金股宝配资,配资炒股配资专业,正规配资官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